日發巴拉打   

來到「日發巴拉打」用餐,就像看一場甩餅絕技。老闆會將一球麵糰,不斷向上拋轉,一張餅皮就逐漸成形。再用很快的速度,將餅皮黏貼在烤爐內壁上,大約10多秒的時間,一張金黃帶有焦香的烤餅就可出爐。顧客利小姐說,單吃餅皮,不加任何的配料及佐料,口感Q彈,有很濃的麵香,還帶有一定的脆度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香堤庭園咖啡

經常在平溪106縣道遊走的自行車友,對在60公里附近的「香堤庭園咖啡」,應該一點都不陌生。大大的四根竹木構成一個虛擬大門,給人一種親切感,歡迎著客人的到來。整個庭園的占地不小,有花園、有吧檯、有咖啡座、有盪鞦韆、還有小豬與象龜。車友阿宏說,在這裡用餐感覺很輕鬆,一點壓力都沒有,就算只點杯飲料稍做休息,都可能在輕風吹拂下,不自覺地睡著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楓餐廳

要一次品嚐到多國料理,可能要花大錢才能夠享用到,不過位在台北市復興北路的「清楓餐廳」,卻能滿足食客挑剔的嘴。店內有和風烤雞義大利麵、醬燒牛肉套餐、義式焗烤海鮮飯、泡菜豬肉套餐等,讓每位來用餐的客人,都能夠很滿意的離開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芋台南無刺虱目魚專賣店

老芋台南無刺虱目魚專賣店雖然只是一家單純的小吃店,但憑著精選的虱目魚食材,讓食客是難以忘懷。店家只挑選一斤左右大小的虱目魚,在烹煮過後肉質不會過老,再善加利用各個不同部位,就可以變化出數十種的虱目魚料理,可以媲美石門水庫的活魚多吃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隆仁愛市場生魚片

沒有刻意的裝潢,也沒有明顯的招牌,就一個樸實的小攤子,散落幾張椅子。看到一個阿伯忙裡忙外,招呼每一位熟客,然後精神貫注地切下一片片的生魚片。這是位在基隆仁愛市場一家賣生魚片的老店,凡是來這用過餐的客人,都會舉起大拇指說「讚」!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KING STONE金石義式餐廳

金石義式餐廳(KING STONE)位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,以義大利麵及Pizza吃到飽的形式經營,採現點現做的方式,讓每一項上桌的餐點都是新鮮而且熱騰騰的。在用餐時,服務人員還會隨時詢問你是否有另外的需求,並且用最快的速度滿足每一張飢腸轆轆的嘴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進步素食

在吃素人口激增的時代,素食者除了青菜、豆腐及加工品之外,似乎已經沒有其它的選擇。而烹調方式也多侷限在滷、炸、炒、煮,要找到炭烤的素食,還真不簡單。在北縣三重市忠孝路上,有一家「進步素食」,將一些原本是用葷食煮成的料理,改變配方成為素食,還有素食燒烤,實在讓人驚艷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泰雅軒

在內湖地區的小角落,有著一家迷人的泰式料理,老闆姜先生是緬甸華僑,在泰國念書時練就一身好手藝,對於泰式香料的運用非常靈活。開了這家「泰雅軒」平價精緻泰式料理後,就不斷征服老饕的味蕾。加上大部分的菜色只要一百多元起跳,商業午餐也只要160元,讓食客是趨之若鶩。常常在用餐時間,看到門外排隊的人群在引頸期盼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紹香園

在大陸陝西、山西、甘肅一帶,主要以麵為主食,因此在飲食上也發展出一種醬料文化,用榨菜、豆干、辣椒、花椒等一起拌炒,當成是佐麵的醬料,也就是俗稱的紹子醬。在台北市長春路上的紹香園,將傳統紹子醬稍做改良,用豬絞肉取代豆干,增添醬料的香味及口感,讓這一味紹子醬,成了鎮店之寶。顧客劉小姐說,常常來單買紹子醬當成佐料,拿來燒豆腐及煮魚都很棒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外婆橋餐廳

在五、六年級的記憶中,外婆家總是有山、有水、有花、有魚、有鴨、有雞,或許是受到同樣一份教材的影響,也或許外婆家就是被這些景物所環繞。但在都市化的社會中,傳統的外婆家,只能在回憶中去搜尋。在大溪有一家「外婆橋」餐廳,沒有過度的裝潢擺設,簡單的幾張桌椅和精雅的菜色,重現往日外婆家的風情,最重要的是,它真的是老闆黃小姐的外婆家。

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